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师杰 祁鹏飞
近日,惠民县政协经济界委员们把协商桌搬进李庄镇一绳网生产车间,与企业技术人员围坐一圈,现场拆解海洋牧场网箱技术升级难题。这场“车间协商会”历时3小时,梳理出5项技术瓶颈,当即联系省海洋渔业研究所专家建立帮扶机制。
近年来,惠民县政协紧扣“政治协商聚共识、民主监督促落实、参政议政献良策”职能定位,以委员下沉一线的“脚力”、协商议事的“智力”、提案落实的“效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独特的政协动能。
委员沉下去:用脚步丈量产业痛点,以调研夯实履职根基
围绕绳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惠民县政协推行“1名常委+3名委员+N家企业”包联模式,69名政协委员分片联系89家规上企业和320家中小微企业,每月开展“绳网产业蹲点日”活动。
委员们历时3个月走访12个镇办,梳理出高分子量聚乙烯研发滞后、高端设备进口依赖等8类问题,形成具体建议27条,形成《关于破解绳网原材料依赖进口难题的调研报告》,为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迈出关键一步。
同时,强化成果转化机制,将调研发现的共性问题纳入政协重点协商议题,其中,将发现的“产城融合项目用地指标不足”等问题转化为《关于保障绳网新城项目用地的建议案》,推动调整城镇开发边界,新增工业用地指标300亩,保障富海新材料等10个项目顺利落地。
协商活起来:搭建多元议事平台,用共识破解发展难题
在李庄镇“红网工坊”设立协商议事点,针对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组织工商联界委员与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界别协商推出“绳网微贷”产品,累计放贷1.8亿元,惠及217家企业。这是惠民县政协依托“有事多商量·惠协商”协商平台,延伸协商触角至产业一线,凝聚发展合力的一个缩影。
该县政协围绕“绳网产业标准化建设”议题,组织市场监管、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创新“惠民绳网・界别同心汇”平台,通过“问题收集—议题筛选—协商议事—成果转化”闭环流程提升实效。
目前,已推动全国首个化纤绳网类省级标委会落地惠民,主导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8项。举办“跨境电商培训班”,帮助120家企业入驻亚马逊平台,年新增出口额5.2亿元。
提案落下去:以跟踪问效闭环,让履职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
《关于加快绳网新城“一轴两核六片区”建设的提案》推动县政府委托浙江大学编制完成17.3平方公里产业新城规划;跟踪督办《关于深化产学研融合的提案》促成县政府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12家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
惠民县政协坚持“提办督”一体推进,将提案办理作为推动政策落地的“助推器”。引导委员围绕产业长远发展精准选题,通过“委员调研—专委会评审—主席会议审定”程序提升提案质量,对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实行“清单式督办”,建立提案办理长效机制,针对同质化竞争问题,持续推动《关于实施“惠民绳网”品牌提升工程的提案》落地,助力“李庄绳网”入选国家“千城百企”商标提升计划。
从车间一线的“听诊把脉”到协商桌上的“集思广益”,从纸上提案到落地生根,惠民县政协以主动作为、务实举措,把委员智慧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助力惠民绳网这一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愈发闪亮。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