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山河映忠魂”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第三场复赛在四川省自贡市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举行。来自山东省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的讲解员黄卫玮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她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表示,她来自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在她看来,做讲解员的工作,是一件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事。
黄卫玮讲解的标题是《我们从未忘记》,用镜头记录为烈士寻亲的感人瞬间,通过她的深情讲述,展现出英雄烈士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在她的讲述中,七十多年的时间里,张淑卿老人一直等待着杳无音信的丈夫孙学通,盼望他从战场凯旋,再次走进家门。当DNA鉴定确认,她的丈夫就安葬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时,张淑卿老人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话:“要是见到他真人,真想掐他两下,为啥让我在家受这个罪。”
这则故事不是黄卫玮的“道听途说”,而是她担任英烈讲解员工作时,参与烈士寻亲的真实记录。通过实地走访,黄卫玮走街串巷,查证烈士信息。有了确切消息后,她来到烈属家中,亲眼见证了他们在得知亲人消息后复杂的心情,那是久别重逢的欣喜,那是等待了太久的苦涩,那是终于圆梦的兴奋……
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副主任(副馆长)王磊介绍称,山东济南从1998年就开始为烈士寻亲,当时主要是为有姓名的烈士寻亲,由于网络尚不发达,主要靠打电话来确定亲人身份。到2021年,济南开始为无名烈士寻亲,通过DNA鉴定、比对来实现,成功率较高,在全国范围内走在前列。“从2021年至今,我们一共实地寻访了约20次,为250名无名烈士找到姓名、找到亲人。仅2024年一年就为111位无名烈士确定了身份。”王磊说。
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寻找的过程也十分艰辛。王磊表示,许多无名烈士牺牲时年龄很小,并没有直系亲属,一些烈士家庭只得将找寻亲人的责任交给子侄辈去完成。本次宣讲不仅突出了烈士做出的巨大牺牲,也聚焦烈属做出的各种奉献,进一步凸显崇尚英烈、关爱烈属的重要性。每年9月24日,也即济南战役胜利纪念日,济南都会以城之名隆重举行树名立碑仪式,当天,亲属们前来为先烈祭扫,刻下“无名烈士”的姓名。英雄,不再无名长眠。(何洌)
(稿件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