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 通讯员 孙兵兵
8月1日,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启动。本次大赛围绕“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聚焦现代渔业、海洋装备、海洋文旅等重点领域,选定了“三大赛道五大赛题”,旨在选取海洋领域重点应用场景,开展人工智能试点突破,挖掘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产业价值的优质项目。
8月1日,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启动会举行。据了解,青岛的海洋自然禀赋优越、科研能力领先、产业基础良好,具有发展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优秀条件。当前青岛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加快构建“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在“海洋+AI”产业生态上持续发力。
会上,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戚永战对青岛市“海洋+AI”产业进行了推介。海洋是青岛最大的特色和优势,28个海洋相关产业在青岛都有布局,也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突围的最佳切入点。2024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达5513.2亿元,为发展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此次大赛以“需求导向、场景驱动、生态闭环”为总体思路,是青岛培育“海洋+AI”产业生态,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又一重要举措。“以赛促创、以赛促产、以赛育人”,选取海洋领域重点应用场景,深入聚焦青岛市在海洋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产业需求,力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海洋+AI”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本次大赛前期深入涉海企业开展了精准调研,深挖人工智能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场景,收集整理相关应用数据,围绕“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聚焦现代渔业、海洋装备、海洋文旅等重点领域,选定了“三大赛道五大赛题”。大赛旨在选取海洋领域重点应用场景,开展人工智能试点突破,全方位、系统性推进大模型深度赋能,汇聚全市乃至全国优秀人才和创新力量,挖掘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产业价值的优质项目,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为青岛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注入强劲动能。以大赛为契机,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把赛事成果应用于海洋重点产业,力争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垂直应用,为全球海洋治理、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青岛方案。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