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8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省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韧性城市的实施意见》,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山东全省已建成智慧社区超过4000个,打造标杆型智慧社区57个。山东将推动基层公共数据汇聚和开发利用,打造“家门口”的数字惠民服务生活圈,加快推动“一表通”在社区层面的部署应用,实现数据填报从“找基层要”向“在平台取”转变。
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在会上介绍,省大数据局充分发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牵头抓总作用,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制定智慧社区建设省级地方标准,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截至今年上半年,省级累计对下转移支付智慧社区建设奖补资金超1亿元,全省建成智慧社区超过4000个,打造标杆型智慧社区57个。
持续深化智慧社区建设,禹金涛表示山东还将激活数据,筑牢智慧社区数字底座。国务院颁布的《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自8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省级数据主管部门,山东省大数据局将以《条例》贯彻实施为契机,推动基层公共数据汇聚和开发利用,深化数据在县(市、区)、街道、社区等的多级联动和融合应用,全面赋能县域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与业务的有效融合。
数字惠民,提升社区便利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医疗、就业、养老、救助、托育等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聚力打造“家门口”的数字惠民服务生活圈,以数字化手段有效整合社区周边生活服务资源,推动社区购物、文化活动、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等生活场景数字化转型,探索推动社区无人物流配送、无人机巡查等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着力打造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
数智赋能,助力基层治理减负增效。强化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在社区治理中的融合应用,推动高空抛物智能监控、智慧电梯、智慧井盖等智能化基础设施的深度覆盖,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能力。加快推动“一表通”在社区层面的部署应用,实现数据填报从“找基层要”向“在平台取”转变,切实为基层信息填报和报表报送赋能减负。
完善机制,推动智慧社区长效运营。总结推广智慧社区长效运营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和长效运营机制。坚持“智慧不智慧,居民说了算”,把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第一标准”,常态化开展智慧社区“诊脉体检、问效问计”活动,充分听取意见建议,接受居民监督,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建立智慧社区问题发现解决机制,实现“开展建设—日常监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