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州市夏津县新盛店镇,有这样一群网格员,他们坚持每天开展巡查走访,事无巨细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居民群众赞不绝口,满意地说道:“有事就找网格员!”
近年来,夏津县新盛店镇积极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模式,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长—胡同长—农户”的“一网两长”组织架构,将原来碎片化、粗放式服务变为系统化、精细化服务,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网格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网格长是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位置突出、作用重要。夏津县新盛店镇东马庄村依据村庄布局,合理划分6个网格,15个胡同,由支部书记统筹协调,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任胡同长一个网格下辖1—2个胡同,联系30户左右群众,全面负责党建,民政,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网格长和胡同长通过日常串门了解群众需求,化解纠纷,协调民生问题,摸排村情动态。对群众反馈问题分类处理,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复杂问题则依托四级网格治理体系,通过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协调解决,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为充分调动党群力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并为老弱妇幼等困难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通过这一模式,夏津县新盛店镇东马庄村硬化了万余平方米路面,栽植300余棵苗木,新安路灯140盏。为群众办实事57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这话是一点不假。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党支部只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放在心上,群众的心就会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夏津县新盛店镇东马庄村党支部书记褚春友如是说。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夏津县新盛店镇党委书记李磊表示,下一步,新盛店镇将紧紧抓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这一有利契机,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制度机制,积极探索构建“组织领导、多方协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讯员:李博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