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消防:守护“夜经济”,护航“烟火气”

壹现场 昨天10:41 1.3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高曼娟

夜幕降临,暑气未消,齐鲁大地“夜经济”正升腾起蓬勃生机。烧烤架上油花滋滋作响,冰镇啤酒凝满水珠,吆喝声、碰杯声此起彼伏;网红打卡地灯火璀璨;仿古街区里,身着汉服的少女从霓虹灯下款款走过,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在夜色中徐徐展开。山东消防部门以细致入微的守护,为这人间烟火筑牢安全防线。

环联夜市是济南规模最大的夜市,商户超1200家,特色小吃、游乐文娱等业态丰富,日均客流超8万人次。摊位密集、电器线路繁杂,消防安全压力不言而喻。

为确保业户安心开市、群众安全逛市,济南市历城区消防救援大队采用“防消一体”工作模式,在开市前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下午3点,距离开市还有4个小时,由消防监督员与消防员组成的巡查队伍便已整装待发,开始了细致的排查工作。他们逐个查看液化石油气罐,检查是否存在超量存放的情况,软管有无老化破损,确保炉灶与篷布、桌椅等易燃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夜市内2000余组照明设备星罗棋布,巡查员们仔细排查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的电线、超负荷运转的电器,并及时提醒摊主更换老旧线路,杜绝安全隐患。

环联夜市负责人表示,为筑牢安全防线,夜市在每个摊位都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主要出入口也配置了大量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全力保障业户安全经营。

此外,夜市定期对经营业户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安全警示标语、推送安全提醒信息、组织现场演习等形式,加强业户自身防范意识。潍坊高新区凤溪地夜市人头攒动。今年夜市营业期较往年有所延长,将持续至8月中旬,每日经营至凌晨2点。

当地消防部门打出安全“组合拳”:6个微型消防站36名队员24小时待命,150余组灭火器全域覆盖,街道、消防、派出所常态化夜巡。

每到周末,潍坊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增派出2辆消防车、10名消防员前置备勤、轮班驻守与流动巡查。“这个电源插排不能直接放在地上,容易受潮短路,还容易被踩坏。”消防监督员李健蹲下身,仔细检查地面电缆铺设情况,手指着摊位后方,语气平和却切中要害。

摊主连连点头:“太细心了!这些隐患我真没留意,多亏你们提醒。”同样的叮嘱,队员们每天要重复几十遍。“我们力争不干扰经营,帮大家把‘隐患’挡在门外。”李健说。

“快来闯关!答对拿奖品!”聊城东昌府消防救援大队走进铁塔夜市摆摊设点,一声声吆喝吸引了市民驻足,尤其是孩子。“消防拼图”“安全标识找不同”区前,孩子们拉家长并肩作战,在拼凑与寻找中记住了“禁止烟火”“疏散通道”等标识。“模拟灭火”区,消防员现场演示灭火器“提、拔、握、压”,市民轮番实操“灭火”。

除了夜市,KTV、无堂食外卖实体店等夜经济场所的消防安全也是消防部门守护的重点。

白天暑气蒸腾,到了夜晚,“外卖”成了城市里另一处忙碌的角落。后厨的抽油烟机嗡嗡作响,接单设备滴滴答答吐出一张张订单,配送员的脚步声与电动车的嗡鸣交织,在街巷间奏响独特的“夜经济交响曲”。

这些藏在街巷里的小店,电器密集、锅灶翻动、食材堆积,暗藏着消防安全隐患。威海市环翠区消防救援大队针对这类外卖店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这间操作间的灭火器被纸箱挡住了,万一着火根本来不及取用。”消防监督员郑巍搬开堆在灭火器前的外卖打包盒,指着墙上的红色标识说,“消防器材必须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在一家炸鸡店,他掀开炸锅下方的接油盘,厚厚的油垢在灯光下泛着油光:“每天收摊后一定要彻底清洗,油垢遇高温很容易引发火灾。”

检查结束后,他们留下定制的“消防安全小贴士”,上面印着“定期清洁油烟管道”“电动车勿进室内充电”等实用提醒。

7月18日下午,淄博高新区银乐迪KTV内,一场紧张有序的消防演练正在展开。“假设3号包房起火,请启动应急预案!”值班经理刘静迅速组织报警、疏散、灭火,动作利落。此前,消防监督员张健在检查中发现该场所新员工培训不足,便主动为其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并组织员工演练。如今,从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到保洁阿姨,人人都能熟练掌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全市娱乐场所员工受训覆盖率已达95%。

责任编辑:尉伟

尉伟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新闻有态度,故事更可读。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