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三招”破解交通强国样板建设难题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31 103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7月31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专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闵杰介绍,近年来,聊城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成效显著。期间有很多政策和机遇,但实际推进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市交通和运输局按照市委“作风深化 实干争先”要求,准确把握“开路先锋”使命任务,聚焦聚力改革攻坚,树立有解思维,全力破解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创新融资模式破解交通重大项目资金难题

面对重大项目资金压力这一突出难题,以改革思维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抓牢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机遇,积极争取和充分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交通运输领域资金。二是做好政金企对接工作,深化与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帮助项目争取低息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央企、国企、社会资本、民营企业等依法依规参与交通建设,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创新合作模式,为高质量建设聊城样板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创新推进机制破解项目前期流程繁琐难题

面对交通项目前期推进流程繁琐、时间周期长这一突出难题,创新模式,优化流程,通过机制创新提速项目前期推进,彰显“聊城速度”。以高速公路为例,涉及国家、省级层面部门近20个,审批手续达30余项。创新实施“流程优化、三线并行”模式,将多项程序合并为压茬推进的专业技术、行政审批和招商融资三条线,改“串联”为“并联”,大幅缩短了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创新成为可复制的“聊城方案”。

打破壁垒凝聚合力破解项目建设协调难题

面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协调困难这一突出难题,打破部门壁垒与区域界限,以系统思维凝聚推进合力。交通项目建设涉多个部门以及沿线政府,有时还牵涉电力、通信等权属单位,各方权责交叉、利益诉求多元,协调工作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充分发挥聊城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工作机制牵头抓总作用,借助市要素保障指挥部的力量,凝聚发改、财政、资规、文旅、生态环境、水利等多部门合力,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针对德州至高唐高速、S248卫运河大桥、临清至濮阳高速、高唐至台前高速等跨地市交通重点项目,一方面,打破区域壁垒,主动对接德州、邯郸、邢台、濮阳、泰安等地市,突破行政区划对交通项目的限制,建立了跨地市项目协商机制;另一方面,强化协同效率,通过建立跨区域协商模式,将分散的地市资源、诉求整合到一起,保证项目进度一致,为项目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提供了机制化保障。

责任编辑:李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